学院标识

 

院训说明:

“敦品”,语出清学者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谢古梅先生》:“先生敦品励学,实为儒宗”。“敦”,春秋战国时盛黍稷的器具,本意为敦厚、笃厚、厚道、厚重等,后引申为奋励、勤勉、勉力、致力等意。“品”,本意为众多、种类繁多,后引申指物品、等级、种类、品质、品评等,现常用于特指人的品格、德性等。“敦品”,意为修炼品性、提升素养,要求师生砥砺品德,以实现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升华。

“敦学”,语出《后汉书·儒林传序》:“及邓后称制,学者颇懈。时樊準、徐防并陈敦学之宜......”。“学”,本意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使之觉悟,后引申为相互讨论、效法、讲述、学校等意,现多作动词或名词解,涵括学习、模仿、讲学和学科、学说、学校等意思。“敦学”,即专注学业、刻苦学习,要求师生做学问、治学术,要惟志惟勤、自勉自砺。

“敦品”和“敦学”是一个整体,其前后两个“敦”,为互文互参,互相交错渗透、互相呼应补充与阐发。“敦品敦学”,既强调育人和育才的辩证结合,更将立德树人统一于人才培养全过程,充分体现了对全院师生德才兼备、品学兼优、至真至善的高素质要求。

“为人”,语出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。”“为人”,即做人,或做人处世的态度,这里特指做大写的人、真正的人,即大公无私、胸怀坦荡、利国利民的人。

“为师”,语出《北齐书·王昕传》:“杨愔重其德业,以为人之师表。”“为师”,意指为人师表,在人品学识方面修身律己、作别人学习的榜样和表率。

“为师”中的“为”,与前面“为人”中的“为”,亦系互文互辞,即参互成文、合而见义、构成一体。“为人为师”,要求师生先做人后为师。在教师层面,要求其言为士则、行为世范、教书育人;在学生层面,要求其潜心苦读、明德修业、立己达人。

“敦品敦学,为人为师”,不仅要养成师生厚重的人品,而且要系统提升其学识水平和率先垂范的形象,要求其在敦品励学、沁润灵魂的基础上,立本致远,传道启慧,既精通专业知识、做好经师,又涵养德行、成为人师,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,致力成为新时代的“大先生”。

“敦品敦学,为人为师”,在内容上,与校训一脉相承,既表征了校训“学行结合”的卓越要求,又体现了教育学院的教育传统与特色;在形式上,与校训风格品位一致,二句八字,字字珠玑,不仅内涵丰富、意蕴深长,而且工整对仗、庄重典雅,便于记诵和传播。

 

 

 

 

设计说明:

1. 院标以校标为基本元素,采用“育”字为创作要素,巧妙地构成一尊“鼎”型,并有机融合“书本”“大鹏”“墨绿底色”“同心圆”元素,与校标一脉相承,厚重大气、沉稳包容、卓而不凡,充分展现了教育学院深厚的人文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。

2.“育”代表学院始终秉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,并蕴含“育人者先育己”“浇花浇根,育人育心”之意;“鼎”乃国之重器,代表质量,寓意狠抓质量立院工程、提升办学水平的教育内涵,蕴含着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的育人理念;鼎还有显赫、鼎盛、诚信之意,寓意师生崇尚道德、恪守诚信、鼎力同心、兴盛教育的人文内涵。

3. 打开的“书本”宛如展翅高飞的“大鹏”,象征知识造就希望,教育成就美好未来,昭示着学子积极进取、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。

4.“墨绿色”为校标颜色,象征浙师教育学院人沉稳、包容、自然、成长、高雅的精神底色。

5.“同心圆”诠释出学院师生精诚团结、鼎力同心、同向同行、追求卓越、蓬勃发展的美好愿景。

6. 下载地址:教育学院院标+院训(原件).zip